7月17日—7月22日,共有12位专家为2025年新教师岗前培训班进行课程培训,全面提升了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。
学校党委副书记、副校长陈景鑫以《生涯导师制与学长制》为题为新教师开展培训。陈副校长从生涯导师制的背景与意义入手,结合学校实际,阐述了如何通过学长制和生涯导师制助力学生成长,同时为新教师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
副校长张静以《应用型课堂的教与学》为题,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、建设和管理。从应用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、课程建设和注意问题等方面,强调了教师要根据学情、校情走具有学校特色的应用型教育之路。

学校监事会主席张振笋以《学习科学与科学教学》为题,从学习科学的基本理论出发,结合教学实践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将科学原理融入课堂教学,帮助新教师掌握高效的教学方法。

教务处副处长郝丽娜以《课程思政的设计与实施》为题,系统讲解了课程思政的设计逻辑与实践路径。郝处长结合多学科案例,从理工科的工匠精神到文科的文化自信,展示了如何将思政目标自然融入各学科教学环节。她特别强调:课程思政不是贴标签,而是要做到如盐入水,润物无声的状态,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自然吸收养分。

教务处教务科科长王可心、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科长高爱利共同讲解《教学管理制度》。两位科长详细解读了学校的教学管理规范,强调了制度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,引导新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遵守制度、提升教学质量。

全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孟艳辉以《质量保障体系构建》为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重要性,规范产出和监测反馈等内容,严格要求新教师按照相关要求保质保量进行教育教学。

人事处副处长王蓓以《制度与发展》为题,详细解读了学校人事制度与教师发展体系的内在逻辑。王处长从岗位聘任、职称评审、绩效考核到培训进修、学术支持、职业规划,逐条梳理了教师从入职到成熟的全周期发展通道。

信息学院副院长刘春媛以《备课及教学基本要求》为题分别从课前、课中、课后教学规范三方面进行讲解。课前准备,努力扮演好“导师”角色。刘院长强调教师只有像导师和教练一样,给予每个学生个别化的指导和帮助,教学目标才能实现,教育效果才能显现。

科研处宋庆永老师以《科研制度与教师发展》为题做分享,详细解读了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科研管理制度,强调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,教师的专业发展对于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。教科研一体化模式以教学为基础,以科研为先导,以教研为保障,通过研究解决各类教育现象和问题,不但能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,还能化解“教学”“科研”“教研”相互脱节的难题,契合新时代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要求。

齐齐哈尔市教师进修学校王巍巍主任带来《让有声语言艺术表达为生活增色》课程。课程以互动体验为主,通过生动的语言艺术示范,帮助新教师提升课堂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,让教学语言更具感染力。

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、主席、一级调研员李维杰以《在历史文化传承中厚植自信底蕴---你所应该知道的齐齐哈尔历史》为题为新教师介绍齐齐哈尔的历史文化,李主席从齐齐哈尔的地位、建城时间、将军的由来及卜奎的来历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,让新教师们深刻理解了“扎根地方、服务地方” 的办学基因。唯有读懂脚下的土地,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接地气,让培养的人才真正融入城市发展的脉搏。

【作者:李清茹 一审:吴旭 二审:朱欣欣 三审:潘宇】